有色金屬,狹義的有色金屬又稱非鐵金屬,是鐵、錳、鉻以外的所有金屬的統稱。廣義的有色金屬還包括有色合金。
有色合金是以一種有色金屬為基體(通常大于50%),加入一種或幾種其他元素而構成的合金。有色金屬通常指除去鐵(有時也除去錳和鉻)和鐵基合金以外的所有金屬。有色金屬可分為重金屬(如銅、鉛、鋅)、輕金屬(如鋁、鎂)、貴金屬(如金、銀、鉑)及稀有金屬(如鎢、鉬、鍺、鋰、鑭、鈾)。
國家層面有色金屬行業政策
根據觀研報告網發布的《中國有色金屬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與投資前景研究報告(2022-2029年)》顯示,近年來,為了促進有色金屬行業的發展,我國陸續發布了許多政策, 如2021年國務院發布的《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推動有色金屬行業碳達峰。鞏固化解電解鋁過剩產能成果,嚴格執行產能置換,嚴控新增產能。推進清潔能源替代,提高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應用比重。加快再生有色金屬產業發展,完善廢棄有色金屬資源回收、分選和加工網絡,提高再生有色金屬產量。
2015-2022年國家層面有色金屬行業政策匯總
發布時間
|
發布部門
|
政策名稱
|
重點內容
|
2015年
|
國務院辦公廳
|
國家標準化體系建設發展規劃(2016-2020年)
|
完善鋼鐵、有色金屬、石化、化工、建材、黃金、稀土等原材料工業標準,加快標準制修訂工作,充分發揮標準的上下游協同作用,加快傳統材料升級換代步伐。
|
2016年
|
國務院辦公廳
|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營造良好市場環境促進有色金屬工業調結構促轉型增效益的指導意見
|
健全有色金屬產品標準體系,強化有色金屬行業質量控制。加強我國有色金屬行業重要技術標準的外文版翻譯工作,加大中國標準國際化推廣力度,推動相關產品認證檢測結果互認和采信。
|
2017年
|
國務院
|
全國國土規劃綱要(2016—2030年)
|
有序建設有色金屬產業基地。發揮資源優勢,在中西部地區適度建設有色金屬深加工基地。利用進口銅、鎳等原料,在沿海地區合理布局建設有色金屬基地。加強稀土等資源保護力度,合理控制開發利用規模,促進新材料及應用產業有序發展。
|
2019年
|
國務院辦公廳
|
“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方案
|
以有色金屬冶煉、石油開采、石油加工、化工、焦化、電鍍等行業為重點,實施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
|
2020年
|
國務院
|
國務院關于印發北京、湖南、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及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擴 展 區 域 方 案 的 通 知
|
郴州片區重點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突出湘港澳直通,重點發展有色金屬加工、現代物流等產業,打造內陸地區承接產業轉移和加工貿易轉型升級重要平臺以及湘粵港澳合作示范區。
|
2021年
|
中共中央 國務院
|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意見
|
深入實施制造業重大技術改造升級工程,重點促進河南食品輕紡、山西煤炭、江西有色金屬、湖南冶金、湖北化工建材、安徽鋼鐵有色等傳統產業向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發展。
|
2021年
|
國務院
|
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
|
推動有色金屬行業碳達峰。鞏固化解電解鋁過剩產能成果,嚴格執行產能置換,嚴控新增產能。推進清潔能源替代,提高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應用比重。加快再生有色金屬產業發展,完善廢棄有色金屬資源回收、分選和加工網絡,提高再生有色金屬產量。加快推廣應用先進適用綠色低碳技術,提升有色金屬生產過程余熱回收水平,推動單位產品能耗持續下降。
|
2021年
|
國務院
|
“十四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
|
以鋼鐵、有色金屬、建材、石化化工等行業為重點,推進節能改造和污染物深度治理。
|
2022年
|
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
|
關于加快推進城鎮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指導意見的通知
|
健全區域性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推進廢鋼鐵、廢有色金屬、報廢機動車、退役光伏組件和風電機組葉片、廢舊家電、廢舊電池、廢舊輪胎、廢舊木制品、廢舊紡織品、廢塑料、廢紙、廢玻璃等廢棄物分類利用和集中處置。
|
資料來源:觀研報告網《中國有色金屬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與投資前景研究報告(2022-2029年)》
地方層面有色金屬行業政策
為了響應國家號召,各省市積極推動有色金屬行業發展,如黑龍江省發布的《黑龍江省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2021—2035年)》開展鋁及鋁合金、銅及銅合金、鈦合金、鎂合金、難熔點金屬材料、貴金屬催化材料、金屬薄膜材料、高熵合金等材料制備與成形加工關鍵技術的研究與產業化開發。
發布時間
|
省市
|
政策名稱
|
重點內容
|
2021年
|
黑龍江省
|
黑龍江省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2021—2035年)
|
先進有色金屬材料。開展鋁及鋁合金、銅及銅合金、鈦合金、鎂合金、難熔點金屬材料、貴金屬催化材料、金屬薄膜材料、高熵合金等材料制備與成形加工關鍵技術的研究與產業化開發。
|
2022年
|
云南省
|
云南省“十四五”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規劃
|
以提升有色金屬產業的綠色發展水平和綜合競爭力為核心,以做優結構、做長鏈條、做大集群、做響品牌為主線,優化有色金屬產業布局,深入推進資源綜合利用與節能減排,做優做長有色金屬精深加工產業鏈,著力培育大型企業集團和先進制造業集群,不斷提升資源儲備和要素保障水平,加快推動重點行業和企業數字化賦能,全鏈條重塑云南有色金屬產業新優勢。
|
2022年
|
甘肅省
|
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促進內外貿一體化發展的實施意見
|
積極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爭取設立加工貿易產業園,大力發展糧油、木材、有色金屬等特色加工貿易。
|
2022年
|
青海省
|
青海省“十四五”現代流通體系建設方案
|
穩步推動新能源、新材料、鹽湖化工、有色金屬等特色工業產品市場建設。
|
2021年
|
浙江省
|
浙江省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
|
深化“畝均論英雄”改革,加快城市建成區重污染企業搬遷改造、兼并重組,引導石化、化工、鋼鐵、建材、有色金屬等重點行業合理布局,禁止新增化工園區。
|
2021年
|
河南省
|
河南省“十四五”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規劃和現代服務業發展規劃
|
適度保持電解鋁規模,延伸鋁加工產業鏈條,加強再生鋁利用,做優鋁板、帶、箔等優勢產品,大力發展鋁精深加工產品,推行“原材料+制成品”特色集群模式;發展鉛、鋅深加工高端產品,實現產品合金化和制品化,加強再生鉛鋅回收利用;大力發展銅深加工產品和銅基新材料,推動銅資源循環再利用,推動有色金屬向先進合金材料轉型。
|
資料來源:觀研報告網《中國有色金屬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與投資前景研究報告(2022-2029年)》
|